2017-09-04 01:16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/台北報導

金管會保險局關心高儲蓄成分的保單脫退情況,也就是保單退保,業界好奇原因。

保險局官員昨(3)日指出,並非擔心主要國家升息,保戶可能提前解約的防患未然所致,而是監理機關發現,過去一段時間以來,部分壽險公司的部分商品,保戶提前解約的情況,比當初發行這張保單的預估值要高。

保險局官員說,會有上述情況,主因銷售行為不當。至於說,壽險公司業務員或銀行理專,是怎麼誤導消費者的,監理機關還需要進一步瞭解。

壽險公司主管表示,保單脫退,包括保單失效與提前解約等情況,保單失效可能是沒繳保費、或保單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等因素造成。保險局這波關心的,主要是傳統型保單的提前解約。

壽險公司主管說,保險局不管業者如何定價,不會管與保費成反比的保單預定利率,壽險公司要怎麼定;但是,保險局會管與保險金給付有關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是否合理。

一般而言,保單的存續期間越長,責任準備金利率越高,兩者成正比。

假設一張保障期間20年的保單,保戶投保10年後就解約,會讓原本應該採用較低準備金利率的該張保單,因為實際值與預估值的落差,變成採用比較高的準備金利率。

當準備金利率比較高時,壽險公司提列的責任準備金就比較少,進而出現責任準備金提列不足的問題。

壽險業者表示,金管會保險局不喜歡保險公司或民眾把保單當成理財商品,認為保單就是應該回歸保險保障的本質,因而過去幾年來,幾乎每年都有出手管制儲蓄型保單的措施。

從先前要求壽險公司對於利變型年金與萬能壽險,保單最低解約費用的收取期間最少要六年,到去年嚴管保單費差損,今年緊盯脫退率,處處可見保險局的監理痕跡。

問題是,在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長年主政下,新台幣利率長期處於歷史低點,對多數民眾而言,儲蓄型保單在各種投資理財工具當中,是較能同時兼顧安全性與報酬率的商品,這也是不爭的事實。

業者指出,儲蓄型保單在台灣長期熱賣,有大環境上的結構性問題,保險局年年出手、從不同面向進行管理,雖然立意良善,但是反過頭來講,面對高齡化社會,國人退休金普遍準備不足的問題,儲蓄險反而能發揮資產穩健增值、填補需求缺口的功效,保險局不宜全然負面看待。

訂閱財經電子報

captcha

線上訪客

現在有 46 訪客 在線上

訪客點閱統計

內容點閱統計 : 3850540

訪客分析統計

今日: 25
昨日: 56
本週: 200
上週: 264
本月: 976
上個月: 1169
總計: 503197

TAIWAN 75.1%TAIWAN
UNITED STATES 19.4%UNITED STATES
AUSTRALIA 3.4%AUSTRALIA
HONG KONG 0.5%HONG KONG
POLAND 0.3%POLAND
JoomlaWatch 1.2.13-dev_01 - Joomla Monitor and Live Stats by Matej Koval